距离新海诚的上一部电影《天气之子》上映已有三年,《铃芽之旅》如约在大荧幕上与我们见面了。

  已经给诚哥交过两张电影票的我,自然也不会错过这“灾难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在《铃芽》上映后的第一个周末就去贡献票房了。

  尽管《铃芽》的首周末票房已经超过《你的名字》,看完后的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却是褒贬不一。

  而且,这种褒贬不一与《天气之子》那时还不太一样。

  《天气之子》的争议主要就集中在结局的处理上,而《铃芽》的争议点更加分散,并没有出现《天气之子》那时的集火状况。

  在我看来,《铃芽》有一个潜力很大的故事框架,这个故事框架也正是我喜欢这部作品的主要原因。

  然而,也许是受制于电影时长、商业考量等多种因素,最终这个故事呈现出一种虎头蛇尾感。不得不说,令我有些遗憾。

  考虑到本片已上映一周多,本篇评论将以“大家已经看完电影”为前提写的。因此,其中将会有剧透内容。

  《铃芽》的主线是一个很典型的公路片故事:女主铃芽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踏上一条横跨日本、关闭各地废墟中的“往门”的旅途。

  如果这些“往门”敞着,形如大蚯蚓的蚓厄就会从中蹿出来。当这条大蚯蚓落回地面时,就会引发地震。

  铃芽一路旅行,一路结识各地本土的居民。在与他们相处的短暂时光里,她会了解到那些废墟中蕴含的思念与回忆。

  她还会亲身参与这些从废墟所代表的过去中走出来的人们当下的生活。

  然后,在关闭了当地的“往门”之后,她又得追着那只引领她踏出旅途第一步的怪猫的脚步,前往下一处地方,与当地人结缘,关上那里的“往门”。

  这种结合着当地风土民俗、刻画“土地本身的记忆”的写法,深得我心。

  剧中“往门”、“常世”这类设定,对我这个东方project厨也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这个故事为什么会留下遗憾呢?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一一分解。